close

「告白」是一場「制裁」


先是看完了電影,再看書。

電影一個小時半左右,書卻看了我約六小時之久。

哪個版本好?

我覺得各有千秋呢!

書寫得比較細,補助了很多「電影晃過去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」的抽象。

而且文字表現也很有藝術感。

但是就劇情而言我喜歡電影,尤其是露娜希這個殺了全家的美少女殺人犯就是班長的設定。

這樣,她的死,在因果上,完整了。(完美了)

結局電影和書不同。我喜歡書的版本。"去死吧!作惡者"這樣。

看完了書之後與其說這是一個關於日本校園犯罪的故事,不如說是作者對於這樣的社會現象的「告白」(尤其是書中最後一章,作者完全展現了自己的想法)

整部電影(整本書)全是一種「懲罰」,不論是對於作惡的學生,還是這個惡魔老師而言(老師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女兒,對於班上的學生不那麼熱誠/但與書中的版本不同)

所以,與其說這部電影叫「告白」,不如稱之為「制裁」XD~

學生制裁冷血的老師,老師制裁了兩個殺手,全班制裁了隱藏在後的殺人犯--露娜希。

 


神職者--死了女兒的老師的告白

 


殉教者--品學兼優的班長,在電影裡還有另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--"露娜希"





 


慈愛者--溺愛兒子的母親,最後使自己的兒子變成殺人犯。

 


求道者--電影裡受到霸凌的軟弱者


 

 


信奉者--城府過深的冷血動物


 


傳教者--作者的替身?

 

 



 

 




有一句話(不是我說的)很毒的指出,這世界上大部份的人都是愚蠢的(當然這句話漫畫用最多),人大部份都愚蠢嗎?其實我覺得它原意指的是,我們總是對於身邊的事的本質容易「不查」而就直接去反應它/模仿它。

例如今天兒子殺父母的新聞一出現,使得那些原本對父母就有仇恨與不滿的孩子有樣學樣的動手行凶,他們不會去想弒親是死刑,也不會去想後果,只會跟著「模範」走。


這部電影比較起類似艋舺(提倡兄弟間高尚的情義)這類的電影其實我自己覺得正面許多。因為它把每個人(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)容易犯的錯誤與心態給演出來。
不只是單親老師有煩惱。這年齡的學生煩惱也許比大人還重。

至於治本之道…其實我也覺得沒有耶,不過這點上看起來有不足的感覺,可是其實它想說的應該是每個人都有其最害怕的弱點,對弱點下手,讓它轍低的覺悟才是真正重生的懲罰,電影最後悠子老師對著修哉說了「重生」那句話。

「幸福泡泡消失的聲音」(這句話在故事前、後互相呼應了)
老師的幸福泡泡是女兒,失去了。這是她最怕的。
露娜希殺了全家,家人不是她的幸福,她的幸福是修哉,修哉殺了她,幸福殺了她。這是她最怕不願接受的懲罰。
修哉看似天不怕地不怕,什麼都不怕,就連死、自殺都不足為懼,所以法治不管對他做怎樣的懲罰,不管有沒有殺了他,他都不在乎。因為他怕的是失去母親,所以只有抓到他的把柄才有辨法讓他也認知到,當他傷害別人時,就如同他的母親被傷害一樣感覺。


我想起以前我們國小老師就是一個很不照顧學生的人,任何事以分數來斷定學生的品性和好壞,班上的大姊頭品性比班長高,我卻成了最壞的一個小孩(因為當時我反感的事決對不低頭的個性)
(不過這跟告白裡的老師沒有關連啦,完全不一樣)
班上很多學生都很痛恨這個老師,(他的偏見與冷默、不公平當然不只這一件)
一 直到畢業之後的某天,同學在醫院看見他很憔悴的一面時才知道他兒子重病的事。他也許當時需要錢,不得不當級任老師,也許因為兒子這樣,不得不把所有的愛心 放在自己的兒子身上,而對學生漠不關心。也可能(黑暗一點來想)他面對這些學生時,也許心裡有所忿恨,為何別人家的小孩這麼健康完好,而我們家的小孩卻是 這樣。等等,不得而知。

年紀輕時都會想「活該」!
長大後反過來想,其實人不就這樣嗎?是時間讓人變大、變老,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時期的煩惱,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時都是個無助的小孩。當一個人無助時,他要怎麼去分享他的不足的愛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浮靈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